十二生肖依次为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,是大家熟知的民俗文化符号,但你知道这十二生肖的顺序是怎么来的吗?
一、玉帝排定说
传说中,玉皇大帝为给人们排定生肖,决定召开上肖大会,各种动物都收到了圣旨,猫和龙也在其中,猫和龙是好朋友,都很高兴能去参加上肖大会,猫知道龙很威武,便提前和龙打招呼,让龙第二天叫醒它,龙答应了,然而第二天上肖大会召开时,龙却忘了叫醒猫,自己独自去参加了大会并被排上了生肖,猫鼠从此结仇,猫见到老鼠就追打,而玉帝从众多动物中选出了十二种动物作为生肖,排定了顺序。
二、黄帝排定说
相传在古代,黄帝想知道人们的出生年份与对应的命运,便召集所有动物,让它们依次过河,按照到达对岸的先后顺序来决定排名,最终排出了十二生肖的顺序。
三、岁星说
有观点认为,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与木星的运转规律有关,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十二年,古代天文学家将其运行轨迹划分为十二等份,称为“十二次”,对应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,随着木星位置的变化,不同年份出生的人会有不同的生肖属相。
这些传说和说法,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文化传承的智慧,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哪一种说法是真实的,但十二生肖的顺序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,代代相传,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,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吧!